石虎、台灣黑熊全台都剩不到五百隻,白海豚更只剩六十多隻,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今年制定剛好滿卅年,但卅年來我們做了什麼?動保學者指出,過去政府大多只做「調查」,下一階段應修法強制啟動復育,才能協助瀕絕物種「脫困」。
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說,政府保育工作多年來停滯在「生態調查」,調查只能知道數量減少,無法改變現狀,以致多數瀕絕動物沒有得到應有待遇,僅黑面琵鷺等少數幸運的明星物種復育有成,未來應立即投入資源,直接提升瀕絕物種數量。
裴家騏說,野保法至今未強制復育規定,盼盡速修法,要求瀕絕物種應擬定復育計畫,也可編列經費獎勵地方政府或團體組織加入。
農委會林務局表示,會將學者建議納入修法參考。去年林務局也通過「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」,針對十八種瀕危物種、分四年訂定保育策略,包括台灣黑熊、石虎、草鴞、豎琴蛙、山椒魚、穿山甲等。
另外,林務局下半年將在苗栗推出「生態系服務給付」,過去該計畫只用於台南水雉、貢寮水梯田及宜蘭董米田,案例稀少,這將是國內首度利用此計畫復育石虎。據了解,林務局將規畫鄉鎮示範區,只要不用農藥及除草劑、清理捕獸夾、拍攝到石虎出沒照片,就可得到獎勵金。
裴家騏說,生態系服務給付計畫可降低苗栗居民對石虎的嫌惡感,一旦示範區有成效,南投、嘉義、台南甚至花東都應加入,透過全台力量才能讓石虎提升至兩千隻以上的脫困門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