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聞公告】孫敬閔助理教授團隊 — 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-政府及民間共同保育穿山甲的科研發展範例

【新聞公告】孫敬閔助理教授團隊 — 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-政府及民間共同保育穿山甲的科研發展範例
Previous slide
Next slide
🌿【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 一起守護臺灣穿山甲】
5月22日是 #國際生物多樣性日,今天來看看臺灣淺山中常見的動物―穿山甲。
穿山甲小知識
☘️害羞溫馴且敏感,遇到危險時會把臉埋在身體裏,捲縮成球狀保護自己。
☘️沒有牙齒,以靈活且充滿粘液的舌頭來舔食螞蟻、白蟻,一天大約吃掉8000隻。
☘️穿山甲媽媽的尾巴是嬰兒車,寶寶依附在媽媽的尾巴上長大,沒有尾巴,是沒有辦法帶著寶寶覓食、移動的。
穿山甲有「生態工程師」的別稱,臺灣穿山甲是專屬臺灣的特有亞種,是我國公告的 #珍貴稀有野生動物。因為棲息地多分布於鄰近淺山聚落,面臨棲地破壞與遊蕩犬攻擊的威脅🐶❤️‍🩹
根據根據 #農業部 #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近10年的統計,超過七成的穿山甲創傷個體都是因為受到犬隻攻擊,常出現斷尾傷勢,所以無法背負幼獸移動,影響育幼成功率。
#國科會#農業部及 #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支持下🔍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#孫敬閔 助理教授 研究團隊與 #高雄市 #內門 #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 合作,結合在地居民展開穿山甲生態與社區保育研究。他們建立了社區通報機制、無線電追蹤網絡,公私協力研究穿山甲的活動範圍、族群數量與繁殖狀況,不但記錄到全球第一筆穿山甲長期野外哺育的影像,並評估「斷尾」的穿山甲在繁殖後代及育幼所面臨的挑戰!🎥 珍貴的影像吸引了 BBC 來臺拍攝紀錄片!
這些研究幫助我們了解穿山甲棲地,進一步研究更符合在地需求的保育模式,社區的協助案例,提醒我們,保育不僅是專家學者或政府的事,而是你我的事。讓我們一起,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,守護臺灣淺山生態系的美麗與生物多樣性。
特別呼籲📢 不要在野外餵食遊蕩的流浪狗,更不要將貓狗🐶棄養,因為這樣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原本動物生存!
 
完整新聞資料👉 https://gov.tw/nVq
Previous slide
Next slide
🌿【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 一起守護臺灣穿山甲】
5月22日是 #國際生物多樣性日,今天來看看臺灣淺山中常見的動物―穿山甲。
穿山甲小知識
☘️害羞溫馴且敏感,遇到危險時會把臉埋在身體裏,捲縮成球狀保護自己。
☘️沒有牙齒,以靈活且充滿粘液的舌頭來舔食螞蟻、白蟻,一天大約吃掉8000隻。
☘️穿山甲媽媽的尾巴是嬰兒車,寶寶依附在媽媽的尾巴上長大,沒有尾巴,是沒有辦法帶著寶寶覓食、移動的。
穿山甲有「生態工程師」的別稱,臺灣穿山甲是專屬臺灣的特有亞種,是我國公告的 #珍貴稀有野生動物。因為棲息地多分布於鄰近淺山聚落,面臨棲地破壞與遊蕩犬攻擊的威脅🐶❤️‍🩹
根據根據 #農業部 #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近10年的統計,超過七成的穿山甲創傷個體都是因為受到犬隻攻擊,常出現斷尾傷勢,所以無法背負幼獸移動,影響育幼成功率。
#國科會#農業部及 #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支持下🔍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#孫敬閔 助理教授 研究團隊與 #高雄市 #內門 #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 合作,結合在地居民展開穿山甲生態與社區保育研究。他們建立了社區通報機制、無線電追蹤網絡,公私協力研究穿山甲的活動範圍、族群數量與繁殖狀況,不但記錄到全球第一筆穿山甲長期野外哺育的影像,並評估「斷尾」的穿山甲在繁殖後代及育幼所面臨的挑戰!🎥 珍貴的影像吸引了 BBC 來臺拍攝紀錄片!
這些研究幫助我們了解穿山甲棲地,進一步研究更符合在地需求的保育模式,社區的協助案例,提醒我們,保育不僅是專家學者或政府的事,而是你我的事。讓我們一起,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,守護臺灣淺山生態系的美麗與生物多樣性。
特別呼籲📢 不要在野外餵食遊蕩的流浪狗,更不要將貓狗🐶棄養,因為這樣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原本動物生存!
 
完整新聞資料👉 https://gov.tw/nVq